5月27日下午,由欧美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英语口译大赛在图书馆三楼沙龙厅成功举办。本次大赛以“英律传声,译展风采”为主题,创新采用“单环节口译”赛制,吸引了来自全校各院系的3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
赛制创新:挑战即时语言转换能力
比赛突破传统演讲模式,选手需随机抽取一段中文音频片段(涵盖科技、文化、时政等多元主题),并在播放结束后3分钟内完成英语口译。这种高难度赛制全面考察了选手的听力理解、瞬时记忆与语言重组能力。 听到题目后必须快速抓取关键信息,同时考虑中英文化差异的转换,这对综合素养是极大的考验。”一等奖获得者,2022级英语专业刘晨曦同学,她的译文以用词精准、句式流畅获得评委一致好评。
专业评审:强调“信达雅”三重标准
评委组由欧美语言文化学院3名资深英语教师组成,从准确度(信)、流畅度(达)、语言美感(雅)三个维度评分。评委老师冯惠棉在点评中指出:“优秀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码,更是文化的桥梁。选手们对‘碳中和’‘非遗保护’等中国特色术语的诠释,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以赛促学:推动语言应用能力提升
“这次比赛让我意识到,翻译需要终身学习。”参赛选手奉鑫在赛后感慨道。比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蓄势待发。比赛过程中,选手们需根据现场随机抽取并播放的中文片段,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精准的英语口译。这些中文片段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化交流、科技创新、社会热点等多个领域,不仅考验了选手的语言功底,更对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进行了全方位考察。他们凭借扎实的英语基础、敏捷的思维和出色的口译技巧,迅速将中文信息转化为流畅、准确的英语表达。有的选手口译时语速适中、发音标准,将中文的意境完美地传递给了听众;有的选手则在面对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长难句时,依然能够保持冷静,条理清晰地完成翻译任务,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赛后,欧美语言文化学院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此类高质量的语言类赛事,为更多人提供提升语言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助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推动语言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英语口译领域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